實驗室細胞培養中的“5M1E”
“5M1E”代表什么?在細胞培養中有多重要?
人(Man)
機器(Machine)
材料(Material)
方法(Method)
測量(Measurement)
環境(Environment)
> 人(Man)
人是處于中心位置和主導地位,其它“機”、“料”、“法”、“環”、“測”要素離開“人”也無法運轉。
研究、生產、質量管理,以人為本,只有不斷提高人的質量,才能有序推進實驗結果、產品質量、組織質量、體系質量及其組合的實體質量的提高。
只有具備良好素質、專業技能過硬的研究人員去開展相關實驗研究,按照規定的程序完成研究、生產等過程,并在研究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產生影響,整個實驗室或細胞房才會有良性的發展。
建立良好、高效的人員管理規章制度,人崗匹配,實驗室負責人、試劑耗材管理人、儀器設備監督人、值日生等。積極做好“傳、幫、帶”。
定期開展工作匯報,制定實驗室緊急事件處理方案等。
人 | 腳 | 100-1000 個微生物/cm2 |
頭皮 | 106個微生物/cm2 | |
額頭 | 105個微生物/cm2 | |
噴嚏 | 104 – 105個微生物 | |
唾液 | 107個微生物/mL | |
無菌服 | 6小時后 | 1 – 6個微生物/cm2 |
空氣 | 戶外 | 100 – 500個微生物/m3 |
室內 | 500 – 2000個微生物/m3 |
細胞房內,人是最大的“污染源”
預防貼士:
> 機器(Machine)
> 材料(Material)
材料指實驗室中所有實驗相關的試劑、耗材、組織細胞、實驗動物等。按照產品說明進行分類正確儲存,并設置采購、倉庫管理人,購買正品,準確做好管理工作。
培養試劑
按照產品說明正確保存、使用;
開封后的試劑及時使用,部分產品避免反復凍融與質量下降;
污染的培養試劑經消毒后再處理,不要直接倒入水池。
耗材
購買細胞培養級別,正確儲存、使用;
重復使用的耗材要注意清潔、滅菌完全以及效果測試;
污染的耗材要及時清理出細胞房。
> 方法(Method)
方法指實驗室中涉及到細胞相關實驗所遵循的標準程序或方法。不管是新人或老練的人員,均需要按照程序/方法進行實驗研究,不斷優化實驗室細胞培養SOP。
掌握細胞培養基礎知識,熟悉實驗室基本流程
觀摩、練習細胞培養操作,復蘇、傳代、觀察、凍存 ,準確做好實驗記錄
自主設計試驗方案熟悉更多細胞相關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可重復
準確操作各類細胞相關實驗,制定合乎實驗室相關SOP
> 測量(Measurement)
測量指實驗過程中保證實驗結果質量所涉及的試劑配制、溶液計量、儀器精密性與性能的測量。配置專門測量人員,保準公共試劑、公共儀器使用的準確度與精確性。
按照正確流程配制試劑,調節pH、滲透壓,過濾,高壓滅菌等;
公共試劑正確配制、保存、分裝使用;精密、使用頻率高儀器做好準確校準與計量,保證實驗準確性,做好記錄與數據分析;
定期對計量、校準的儀器進行保養、檢修,保證其它測量工作的有序開展。
> 環境(Environment)
環境指實驗室系統的整體環境與實驗操作環境以及不同實驗操作之間銜接的環節。環境是保證實驗結果質量可控的前提,環節是每個步驟、程序銜接的重要控制點。
整體環境
不同潔凈級別的細胞房,環境標準會不同,各個區域設置合理;
發生大規模污染,根據實際條件,進行全面消毒、清潔;
定期做好清潔工作,定期更換消毒液。
操作環境
生物安全柜/超凈臺等操作環境均要符合細胞培養的無菌環境;
發生污染時,實驗臺面、培養箱、離心機顯微鏡臺面等操作環境要準確消毒、清潔。
保存環境
確保試劑、耗材等材料的保存條件正確;
污染試劑發生泄漏時,及時清潔保存環境,避免交叉污染;
定期清理過期產品、長期不用產品等。
- END -
歡迎關注公眾號留言咨詢,給您最合適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