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細胞成像用于共培養研究
瀏覽次數:874 發布日期:2024-5-1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細胞培養技術是目前體外實驗中最常用的方法。單層的細胞培養因不能完全模擬多細胞相互作用的體內環境、細胞趨向單一化,而無法探討多細胞間的關系。因此,為了滿足科研需要,細胞共培養技術應運而生。細胞共培養又稱為復合培養或混合培養,是指將2種或2種以上細胞放在同一培養系統中進行培養。
與單層細胞培養相比,細胞共培養模型更接近人體內環境,更有利于研究細胞與細胞、細胞與培養環境間的相互作用,通過檢測不同細胞因子之間的關系,探討藥物的作用機制和可能的作用靶點。目前,共培養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體外生理及病理模型、組織工程、細胞分化研究、藥物研發、藥物分析以及藥物作用機制和部位的研究。
細胞共培養方法分為三種:
①直接接觸共培養 ②間接接觸共培養 A、條件培養基共培養法 B、“爬片式”共培養法 C、嵌入式細胞共培養法 ③三維細胞共培養法
為了研究NK細胞與腫瘤細胞在直接接觸共培養后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我們使用Celloger
® Mini Plus對樣本進行延時記錄。Celloger
® Mini Plus是一款全自動活細胞成像系統,配備了最先進的熒光/明場顯微鏡、自動聚焦和實時多位點成像技術。Mini Plus提供可以獲得最佳圖像和準確結果的所有工具,各種基于細胞的研究工作和應用都可以用這個全方位的系統來完成。該成像設備使用全自動鏡頭可以分別在X/Y軸移動117mm x 77mm,可以根據實驗人員的設置(時間間隔、周期、總時長)在移動范圍里獲取多個位點的圖像。
應用實例:Celloger® Mini Plus用于共培養研究
將Calcein-AM標記的K562細胞與NK92細胞共培養,研究K562與NK92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使用Celloger
® Mini Plus在4x物鏡、明場與綠色熒光通道下記錄兩者細胞間的相互作用,每隔30分鐘記錄一次圖像,共記錄18小時。下圖為明場與熒光代表性的Merge圖像。
圖. K562與NK92細胞共培養的明場與熒光Merge圖像
結論
Celloger
® Mini Plus儀器體積小巧,可以放置在普通細胞培養箱中,并且可以承受自生熱量,從而實現長期成像。通過優化熒光濾光片和光路,可以用最小的光強實時獲得清晰的活細胞明場圖像以及熒光圖像。此外,Celloger
® Mini Plus兼容多種類型的培養容器,位置重現性高,多點成像時掃描性能穩定。因此,Celloger
® Mini Plus將為您的研究帶來可靠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