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沃德今日講座:光遺傳工具改造與腺苷熒光探針開發
瀏覽次數:773 發布日期:2025-6-18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破解大腦奧秘,工具先行!神經環路的功能解析、神經疾病的機制探究、乃至新型治療策略的開發,都高度依賴于對神經元活動與胞內信號的精準觀測與操控。然而,傳統工具存在關鍵瓶頸:
操控難:傳統光遺傳抑制工具常需侵入性植入,且效率與穿透性不足,限制臨床應用潛力;
觀測難:尤其是胞內重要信使如腺苷,長期缺乏能在活體實現快速、高分辨、細胞類型特異性動態可視化的利器。
……
近期兩項發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突破性研究提供了解決方案,瑞沃德神經信號團隊特別策劃本次「神經研究前沿工具開發」頂刊解讀專場講座!
6月18日(周三)15:00,特邀兩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學宋昆副教授團隊研究助理教授段小冬博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武照伐研究員團隊博士生白澤梟,系統分享頂刊工具從設計思路、技術攻堅到功能驗證的全流程思路。
25年1月,南方科技大學宋昆老師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Suppression of epileptic seizures by transcranial activation of K(+)-selective channelrhodopsin”的文章,文章聚焦于對 K⁺選擇性通道視紫紅質(KCR1)進行改造,并利用改造的光遺傳工具操控小鼠癲癇發作行為。
25年5月,北京大學醫學部王晶團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武照伐團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毓龍團隊聯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A high-performance fluorescent sensor spatiotemporally reveals cell-type specific regulation of intracellular adenosine in vivo”的文章,文章圍繞高性能基因編碼熒光探針HypnoS的開發,解析癲癇及睡眠 - 覺醒周期中胞內腺苷(iAdo)的動態變化。
講座介紹
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即可報名
▽
無論您是深耕基礎神經機制研究,還是致力于神經疾病診療新策略開發,參與本次直播,您將:
- 直接學習前沿工具開發者的實踐經驗
- 獲得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的思路啟發
- 深入理解前沿工具對您研究領域的潛在影響
立即鎖定席位
6月18日(周三)15:00
與頂刊作者面對面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