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 2020集結國內外免疫及病毒學界專家難點解析
瀏覽次數:2756 發布日期:2020-8-13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IGC China 2020免疫治療:
通用/現貨技術、抗體免疫、腫瘤疫苗、溶瘤病毒等重點品類的熱點與難點解析
免疫療法已成為未來癌癥治療的主流趨勢,細胞療法、溶瘤病毒、腫瘤疫苗以及新型抗體等全球化研究布局掀起了免疫治療的革命性浪潮。
2020年,哪些免疫療法值得關注?IGC China,集結50+國內外免疫及病毒學界專家學者、領先企業研發科學家9月匯聚北京,針對行業前沿熱點與實踐難點做精彩分享!
【秋意至,福利臨】8月11-14日期間注冊可享立減500優惠!
2人同行享9折優惠,3人同行享8折鉅惠!
院士領銜
王福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第302醫院肝病生物治療研究中心主任
引領浪潮:對抗實體瘤新靶點
細胞療法實體瘤上的應用一直難以突破,原因是靶點難尋。實體瘤的異質性等因素為在實體瘤中尋找靶點帶來不小挑戰,那么在實體瘤靶點選擇與技術研發的過程中最需要考慮哪些問題?IGC特邀于實體瘤靶點方面取得前瞻突破的多位專家出席,分享國內首創靶點CD276、CD19 CD20雙靶點、CAR M、TCR-T等技術療法的最新進展與突破思路。
張毅 韓為東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 解放軍總醫院分子免疫學研究室主任
王歈 |
鄧濤 |
謝興旺 |
永泰生物首席執行官兼聯合首席科技官 |
成都美杰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
北京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 |
……
商業化突圍:報產質控與前沿通用/現貨技術
相較于CAR-T細胞制備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昂, CAR-NK或許更勝一籌,異體NK細胞具備更安全、更有效的臨床療效。如何在保證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質量可控性的基礎上實施低成本技術路線?多家通過IND申報,并成功開展臨床試驗的領先企業負責人將在IGC現場分享最真實的申報案例與通用/現貨細胞技術的研發領先經驗。
呂小賓 盧世江
上海斯丹賽注冊商務高級副總裁、FDA前審評員 美國赫鉑細胞公司總裁和首席執行官
程源 崔衛東
時合生物董事長、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 復星凱特首席技術官
……
異軍突起:抗體免疫治療
腫瘤免疫抗體藥物也是免疫治療中頗受青睞的研究方向之一。在抗體發現過程中,如何設計差異化及多樣化免疫方案?如何尋找篩選新的靶點?都將是抗體藥物研究爆發的重要引線。如CD47 、Claudin18.2、CD3、LAG-3等靶點一經出現就受到行業的重點關注,IGC 2020集結科研及企業數位前沿專家分享其獨有技術進展及領先實踐。
嚴景華 郭炳詩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天境生物CSO

屈向東 康小強
啟愈生物創始人 維立志博創始人
……
勢如破竹:腫瘤疫苗
腫瘤疫苗也是實體瘤治療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在臨床與生產方面仍舊面臨不小的挑戰,如:抗原的免疫原性弱造成腫瘤免疫耐受、優化抗腫瘤免疫逃逸佐劑的設計等難點亟待解決。來自產學研的多名專家學者將齊聚IGC現場,就上述問題進行深度分析與探討,提出解決思路與策略。
黃波 陳樞青
北京協和醫學院協和學者特聘教授 杭州紐安津科技創始人、董事長
程旭東 王辛中
中生康元創始人 & CEO,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特聘教授 基石藥業首席科學官
……
炙手可熱: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是目前全球免疫治療研發的“熱門寵兒”,前景良好,勢頭迅猛。但是溶瘤病毒仍有很大的改良空間,靜脈給藥、病毒量產、臨床上的聯合治療,復雜的遞送系統等對溶瘤病毒產業化來說都是亟待解決的挑戰。該領域領先專家將做客IGC,圍繞溶瘤病毒的開發前景與當下挑戰,展開難點解析提出應對策略。
趙永祥 |
王堯河 |
國家生物靶向診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錘特生物科學顧問,研發負責人,倫敦瑪麗女王大學、鄭州大學特聘教授 |
李秉珅 劉濱磊
北京唯源立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濱會生物董事長
……
*以上僅部分嘉賓,更多嘉賓可至官網查看↓
掃碼進入官網
此外,IGC China 2020還將著眼于干細胞治療、AAV基因治療、基因編輯等新研究、新技術的深度挖掘與探討,進擊前沿創新療法的轉化與CMC多方位挑戰,更多精彩內容及重磅嘉賓請拭目以待!
8月11-14日限時特惠,現在注冊可享
立減500優惠,更有3人同行
8折福利!
贊助席位所剩無幾,預定從速!
* 與業界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人物等同仁深度交流,探討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 最全面最直接地將您的解決方案快速傳遞給客戶;
* 多渠道全面宣傳,精準覆蓋受眾群體,在這里您將獲得
品牌效益最大化!
更多論壇詳情,歡迎聯系組委會咨詢:
電話:+86 180 1793 9885
郵箱:
igc@bmapglobal.com
網站:
www.bmapglobal.com/ig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