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归来3魁蛊婴在线观看_男人躁女人到高潮AV_香港成人论坛_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偷窥_夜来香成人网_亚洲制服 视频在线观看_无毒黄站_国产传媒18精品A片一区_麻花豆传媒剧国产MV在线观看_东北60岁熟女露脸在线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97_一道本视频一二三区_yellow免费播放在线观看_浪漫樱花动漫在线观看官网_高清AV熟女一区_天堂在线www_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_黄色在线免费观看_av女优快播_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行業資訊 > 展會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征文與參會通知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征文與參會通知

瀏覽次數:11168 發布日期:2018-3-19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征文與參會報名的第一輪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經濟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建設新時代美麗中國,我會擬于8月3日-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年會將緊緊圍繞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積極搭建環保科技“產學研用”學術交流平臺,深化服務環境科技工作者技術交流、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推廣。
 
年會主題為:助推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年會的主要內容包括:
1)特邀主旨報告會(開幕式);
2)第二屆環保科技創新發展高端論壇;
3)分會場研討會和論壇;
4)青年科學家專場;
5)國際研討會;
6)高級研修班;
7)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第八屆理事會第六次常務理事會;
8)第二屆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技術交流年會;
9)全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工作交流會;
10)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發布和展示;
11)頒發“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獎”、“環保科學與技術創新應用示范項目”、“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2018)光大環保優秀論文獎”、“《中國環境科學》優秀論文獎”等;
12)特邀主旨報告會和對話欄目(閉幕式)。
 
有關會議征文、報名等有關事項請參閱附件。歡迎各單位積極組織有關人員撰寫論文,報名參會。
 
聯系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李向陽 王國清 張中華 閆政 姜艷萍
聯系電話:(010)56243686 13910445026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紅聯南村54號(100082)
電子信箱:csescses@126.com
 
附件:1.年會主題及會議相關信息;
      2.論文提交及參會報名表;
      3.合肥市簡介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018年2月12日
 
 
附件一: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主題及會議相關信息
 
一、主題:助推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水青山既要求優良的環境質量,也需要生態健康的保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是助推我國經濟綠色發展,全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綠色發展不僅可以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還能夠不斷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優美環境需要,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二、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環境保護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聯辦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大學
協辦單位:中科宇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
三、時間和地點
時間:2018年8月3日-5日,會期3天。
地點:安徽省合肥市
四、活動安排
(一)開幕式和閉幕式
1.開幕式
(1)擬邀請環境保護部、會議舉辦地人民政府領導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2)頒發“2017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獎”、“環保科技創新應用示范項目”、“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2018)光大環保優秀論文獎”、“《中國環境科學》2017年度十佳優秀論文獎”等。
(3)擬邀請兩院院士和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環境科技政策與措施、氣候變化、大氣動態污染治理、水體污染控制、海綿城市建設、土壤與地下水系統評價與修復等領域做大會特邀主旨報告。
2.閉幕式
(1)擬邀請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環境健康、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環境經濟、水土協同控制等領域做特邀主旨報告。
(2)環保科研、創新科技成果轉化與綠色發展對話
(3)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交流總結。
(二)交流研討
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安排了31個分會場,1個高端論壇、5個專題論壇、1個專場、1個國際研討會、1個培訓班、3個高級研修班、1個競賽和墻報交流。
1.分會場
擬邀請包括專題分會場主席和副主席在內的100位以上各有關學科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專題主旨報告。
1)生態環境管理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管理分會
分會場主席:吳舜澤(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建設的理論、措施與實踐;新型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的構建;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生態環境第三方治理的創新實踐;排污許可證等。
2)環境經濟與政策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
分會場主席:葛察忠(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主任/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綠色經濟及循環經濟;環境經濟及環保政策;排污交易制度;環境保護稅及生態補償;生態紅線等。
3)大氣環境管理與污染治理創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
分會場主席:柴發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城市與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減排機制;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與源解析;空氣質量模擬與預報預警;空氣環境質量與健康;大氣監測新技術與新設備;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技術;船舶廢氣污染與防治等。
4)水環境管理與污染治理創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
分會場主席:鄭丙輝(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湖泊(水庫)富營養化控制技術;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技術;調水引流及湖泛應急處理與處置技術;庫塘濕地保護恢復與低污染水處理與凈化技術、海綿城市建設與低影響開發;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山水林田湖草水環境系統創新管理等。
5)污水資源安全利用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清華大學
分會場主席:胡洪營(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污水資源再生利用新理論、新方法與實踐;污水資源再生利用前沿技術;污水深度處理技術;難降解廢水處理技術;水質安全評價方法與保障技術等。
6)固體廢物管理與污染治理創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體廢物分會
分會場主席:胡華龍(環境保護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污染控制政策、標準與措施;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新技術與新工藝;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處置技術;污泥“無害化、資源(能源)化”利用處置技術;電子廢物利用處置技術;垃圾滲濾液和焚燒飛灰處置技術;生物質能源利用與應用等。
7)生態環境規劃與綠色發展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規劃專委會
分會場主席:萬軍(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邁向美麗中國2035年中長期環境保護戰略、目標、路徑與重大政策;“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戰略;新時代國家環境規劃體系;區域、流域、行業專項規劃;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評估;生態環境空間規劃理論與方法;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長江經濟帶“三線一單”研究編制、“兩山”理論實踐示范區建設規劃,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環保戰略、制度與政策等。
8)生態環境監測創新技術與應用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監測分會、《中國環境監測》期刊
協辦單位:中科宇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會場主席:王業耀(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水環境監測預警與應用;大氣監測與預警體系建設;土壤環境監測與評估;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的創新技術與應用;網格化監測創新技術;環境遙感與地面生態環境監測;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控管理;環境污染事故預警及應急能力建設;環境監測與第三方服務。
9)土壤與地下水環境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土壤與地下水環境專委會、南方科技大學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分會場主席:李廣賀(清華大學教授)、胡清(南方科技大學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主任/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土壤與地下水環境風險管控理論與技術;土壤環境安全預警理論與方法;場地污染調查、監測與評價新技術與新裝備;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創新技術與裝備;綠色可持續修復技術與工程案例;基于大數據與智能化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
10)環境影響評價創新技術與管理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影響評價專業委員會
分會場主席:李天威(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總工程師/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理論、方法與實踐;產業園區、交通、能源等重點行業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創新技術與實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事中事后監管研究;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體系重構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銜接研究;“三線一單”理論研究與實踐;人群健康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研究;公眾參與機制研究等。
11)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與現代化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信息化分會
分會場主席:魏斌(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與智慧環保;環境信息分析模型與應用;生態環境大數據創新應用;微服務等。
12)生態環境風險評價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風險專委會
分會場主席:許振成(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環境風險綜合評價、風險管理及防范對策研究;環境突發事件風險評估及應急處置;痕量特征污染物排放環境風險評價及管理等。
13)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循環經濟分會、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
分會場主席:李金惠(清華大學教授、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執行主任)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循環經濟機構與專家網絡構建;循環經濟對外推廣模式;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循環發展理論與實踐;城市與靜脈產業園規劃;生態工業園與產業鏈接;固體廢物資源化共性技術與方法等。
14)重金屬污染管理與治理創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
分會場主席:曾慶軒(北京理工大學 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重金屬污染物減排與資源循環利用;污染場地、礦區及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土壤及地下水重金屬污染監檢測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 固體廢物重金屬污染控制技術與創新; 水體重金屬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 大氣重金屬污染防控技術等。
15)環境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創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專家:吳艷南(安徽大學 教授)、張天舒(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環境監測大數據共享與整合;多源環境數據質量評價;多源環境數據時空融合;環境大數據挖掘與智能分析;環境大數據綜合、協同應用;智能監控環境大數據平臺構建技術;區域環保和突發事件智能防控技術等。
16)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金融分會
分會場主席:楊秋生(北京日川聯合投資有限公司 董事長)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綠色金融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產融結合,綠色金融賦能環保產業;綠色金融制度安排與機制創新。
17)生態地質環境分會場
牽頭專家:鄭春苗(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生態地質環境的監測與保護;地質資源承載力研究;地下水質量控制、模擬與管理等。
18)清潔生產與綠色發展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清潔生產分會
分會場主席:周長波(環境保護部清潔生產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清潔生產政策;清潔生產技術;產品綠色生態設計;生命周期評價;清潔生產在產業升級和節能減排中的理論與實踐;清潔生產產業等。
19)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
分會場主席:鄧啟紅(中南大學教授)
錢華(東南大學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室內環境污染與健康;室內空氣凈化技術與新材料;室內化學污染、室內噪聲污染;室內電磁輻射污染等。
20)沉積物污染管理與治理創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沉積物環境專業委員會
分會場主席:范成新(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沉積物(底泥)污染與城鄉及入海河道水體黑臭;底泥環境污染與暴露風險;污染底泥治理與修復技術;污染底泥的處置及管理技術等。
21)環境工程技術創新與應用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國家環境保護鋼鐵工業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
分會場主席:楊景玲(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環境工程與綠色發展;大氣、水、土壤、固廢等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應用與案例;環境服務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等。
22)水土污染協同控制分會場
牽頭單位:國家環境保護水土污染協同控制與聯合修復重點實驗室(成都理工大學)
牽頭專家:劉國教授(國家環境保護水土污染協同控制與聯合修復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水土污染協同控制理論與內涵;水土交互污染機理與互饋機制;水土污染協同控制技術與工程案例。
23)綠色包裝與綠色發展分會場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
分會場主席:王慧敏(北京農學院 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綠色包裝與減量包裝;食品及農產品綠色包裝新材料與新技術;食品及農產品包裝安全與追溯;包裝與循環經濟等。
24)危險廢物運營管理及風險管控分會場
牽頭單位:國家環境保護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中心
牽頭專家:蔡凌(國家環境保護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中心 主任)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危險廢物處置企業數據信息化管理;危險廢物處置企業的環境安全與風險防控管理;危險廢物處置企業的設備的TPM管理與預防性維護等。
25)大氣污染監測創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專家:劉建國(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謝品華(中國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區域大氣污染立體探測技術;大氣污染傳輸與擴散;大氣復合污染前體物-中間體-產物現場快速監測技術;區域污染特征及變化;“散亂污”源快速核查與監管;VOCs及排放監測技術;交通污染及排放監測監管技術;環境遙測遙感技術;環境事故應急監測等
26)土壤污染生態修復分會場
牽頭專家:孫兆軍(寧夏大學環境學院/生態學院院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土壤鹽堿地生態修復;能源化工場地污染與治理;土壤有機物污染與修復;西北沙化土地治理;西北退化土壤修復技術等。
27)重污染行業污染處置及資源化創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專家:薛罡(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紡織印染、化工、制藥、造紙、食品加工等行業工業廢水的高效處理理論、技術與方法;工業廢水深度處理技術與實踐;工業廢水處理的提標改造與超凈排放技術;工業廢水處理回用與循環利用技術與模式;工業廢水排放環境風險評估;工業園區廢水集中處理的管理模式、理論與技術;工業污泥風險評估、處理處置、減量化及資源化技術等。
28)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技術分會場
牽頭專家:王黎(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新工藝、新成果;石化、印染、焦化等廢水處理及回用技術;高濃度含鹽廢水處理處置技術;典型工業園區廢污水深度處理案例等。
29)植物環境與生態可持續發展分會場
牽頭專家:徐迎壽(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副院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中國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發展趨勢及啟示;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背景下中國自然保護地體系的重構;國家公園建設經驗啟示及發展理念探析;生態保護紅線與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區別與聯系等。
30)生態與環境信息學分會場
牽頭專家:岳天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研究員)
許強(成都理工大學 教授)
徐冰(清華大學 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生態環境空間信息采集、模擬與分析;自然系統動態與自然系統對人類貢獻的變化趨勢與未來情景;生態環境與人體健康;生物多樣性;環境系統科學與信息技術相關其他領域。
31)廢(污)水處理過程強化控制及深度處理新技術分會場
牽頭專家:湯兵(廣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副院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工業廢水處理過程強化控制及深度處理新技術與新工藝;典型工業園區廢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案例介紹;新型材料在廢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處理及回用新技術等。
2. 第二屆環保科技創新發展高端論壇
牽頭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論壇主題:VOCs治理政策措施與產業化
當今我國VOCs減排正處于從發展到成熟階段過渡的關鍵時期,盡管相關政策體系已經初步建立,但是仍存在VOCs減排難度巨大、減排對象不精準、法律法規標準仍不完善、缺乏監測與大數據平臺支撐監管、第三方參與投入機制尚未建立等系列問題。論壇的舉辦,旨在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推進VOCs污染治理產業的持續發展,探討改善VOCs環境質量現狀的途徑,深化VOCs污染防治工作,實現我國“十三五”VOCs減排目標。論壇將撰寫專家建議供環境保護部和中央高層參閱。
3.青年科學家專場
為了促進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長,啟迪新的學術思想,更多了解環境保護領域創新技術發展動態,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年會期間將安排半天時間,舉辦青年科學家專場,主要圍繞我國環境保護科學技術創新及應用進行交流和研討。
4.專題論壇
(1)服務地方論壇—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壇;
(2)環保科技創新研究生論壇;
(3)環境科技信息傳播論壇;
(4)華南地區綠色發展論壇;
(5)華東地區綠色發展論壇。
5.培訓班
基層干部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培訓。
6.研修班
(1)VOCs控制與全過程治理高級研修班;
(2)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與生態修復高級研修班;
(3)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與政策高級研修班。
7.國際研討會
一帶一路環境科技創新與合作國際研討會
8.全國互聯網+生命周期評價競賽。
推動我國大學和科研機構的LCA研究與應用,促進LCA資源環境大數據網絡建設,搭建研究機構與行業和企業交流的平臺,推動我國LCA的更快發展。
9.墻報交流(Poster
篩選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墻報交流,擴大學術影響力。
(三)科技成果轉化與環保技術展
1.2018國際環境專利技術推介暨科技成果推廣交流會
我會在中國科協“企業科協科技服務”和“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支持下,發揮人才、智力與技術信息優勢,遴選引進了一批國際環境專利技術和環保科技成果。通過交流會形式,推動環境領域創新技術的產業應用,深化技術創新與市場和金融服務的融合,為會員單位搭建創新技術交流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2.環保科技成果轉化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交流會
為地方產業升級、行業發展等提供咨詢和技術支持服務,助推地方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根據地方政府環保技術和成果需求,組織地方政府和技術、成果持有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進行對話和對接交流。
3.環保創新應用示范項目權威發布會
為進一步發揮年會在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平臺作用,將征集水、氣、固廢、土壤、監測等領域的環保科技創新應用成果,從中遴選出優秀“環保科技創新技術應用示范項目”,并在年會期間進行發布和交流。
4.環保科技成果展
年會期間將舉辦環保科技成果展,展示創新環保技術、成果和項目,發布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和新項目等,推廣優秀環保技術和成功經驗。
(四)專題活動
1.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第八屆理事會第六次常務理事會;
2.第二屆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技術交流年會暨創新成果展;
3.2018全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工作交流會。
五、會議形式
會議將安排開幕式、閉幕式、專題分會場、高端論壇、青年科學家專場、專題論壇、國際研討會、培訓班、研修班、競賽、墻報交流、交流會、發布會和環保科技成果展等交流活動。
六、論文征集與出版
1.請按照本次年會征文及研討的內容提交論文,論文摘要不超過500字,全文不超過5000字,所投稿件應符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征稿要求,如與相關要求不符,主辦單位有權刪改。年會論文集將正式出版發行。
2.優秀論文評選。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投稿優秀論文,學術委員會將組織專家認真評審,從所有投稿論文中評選出3%的優秀論文,在年會期間對評選出優秀論文的作者頒發“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2018)光大環保優秀論文獎”。
3.論文提交的電子信箱為:csescses@126.com,征文截止日期為2018年5月10日(注:不參會代表被錄用的投稿論文收取600元版面費)。
4.所有應征論文審定結果可在投稿電子信箱中查閱。
七、報名方式
填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8年科學技術年會論文提交及參會報名表”發送至報名郵箱csescses@126.com
八、會議相關信息
1.本次年會的正式會議通知將于2018年6月發出。
2.年會收取會議注冊費,同時對參加年會的理事及本會會員及學生給予優惠。
3.有關論文征集及年會籌備工作的具體事項請直接與學術年會組委會聯系。
 
 
附件三:合肥市簡介

 
合肥,簡稱廬,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準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合肥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曾為揚州、合州、南豫州、廬州、德勝軍、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稱,歷為江淮地區行政軍事首府。
 
合肥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是全國首座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中日韓圍棋三國賽的永久舉辦地。截至2015年,合肥有高等院校59所,國家實驗室3所,國家重大科學裝置4座,是僅次于北京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布局重點城市。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福建省| 靖边县| 平南县| 娄烦县| 阳山县| 高雄县| 民县| 曲松县| 鹤岗市| 龙山县| 前郭尔| 盖州市| 周宁县| 娄底市| 察雅县| 琼中| 化德县| 雷州市| 临高县| 三穗县| 林周县| 伽师县| 丰台区| 阳曲县| 彰武县| 石家庄市| 孙吴县| 友谊县| 吉林省| 杭锦旗| 绥化市| 河北省| 九龙城区| 高台县| 尼玛县| 德保县| 高青县| 灌云县| 怀安县|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