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遺傳與發育協同創新中心和中國藥理學會藥物基因組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由克里克學院承辦的“2017精準醫學前沿技術與方法研討會”在美麗的復旦校園隆重召開了!
本次研討會吸引了150余名與會專家及行業代表參會,十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近10家專業媒體現場報道。會議從九大板塊深入交流探討了近年來精準醫學領域涌現出的新技術新方法,以及這些技術方法的應用轉化。
這九大板塊包括干細胞、生物信息學及大數據、基因組學、表觀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藥物研發及分子診斷,涵蓋了精準醫學及個體化醫學各個重要領域,會議聚集了國內外若干頂尖實驗室的一線技術骨干和科研帶頭人。通過綜述報告與技術報告的交叉進行,凝練了各領域新進展及未來趨勢。同時,借助多層次圓桌論壇,促進了與會專家和行業代表的深入交流及各領域學者的對接。
這是2017年春季“精準醫學”領域的一次科技交流與合作拓展的盛宴!圍繞會議主題,來自國內外頂尖實驗室的科研大咖們,從精細的技術層面,結合切身的科研經歷,深入分享了精準醫學這幾年的發展和成果,并一起探討了精準醫學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精彩內容回顧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報告嘉賓們的精彩發言。
首先,由上海市口腔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腫瘤實驗室主任陳萬濤教授為大會做了“頭頸鱗癌分子分型指導個體化治療現狀”的精彩報告。陳教授長期從事口腔癌分子發病機制、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療基礎及臨床研究;在口腔癌分子分型和靶向藥物研究等領域,已取得多項原創性研究成果。
陳萬濤教授做精彩發言
在干細胞板塊,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副院長李保界教授帶來了 “精準醫學:干細胞的臨床應用”的綜述報告,全面介紹了干細胞技術在臨床研究中的最新進展與應用實例,并慷慨分享了尚未發表的科研成果。
李保界教授做精彩發言
而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李勁松研究員則向我們詳細介紹了“人造精子”和“半克隆技術”在模擬人類疾病中的應用,其相關研究成果2011年和2012年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報告中介紹的動物模型吸引了很多與會專家的注意。
李勁松研究員做精彩發言
在生物信息學及大數據板塊,來自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石樂明教授從組學研究的質量控制與標準化為切入點,對精準醫學研究中如何做好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發表了中肯的意見,并特別強調,質控與標準化的建立是當下精準醫學研究成敗的關鍵!石教授曾在美國FDA工作12年,建立了藥物基因組學和生物標志物指南。他的獨到觀點得到眾多與會專家的認同和共鳴!
石樂明教授做精彩發言
來自中山大學藥學院的徐峻教授為大家分享了他對精準醫學中的信息學算法問題的總結與思考。徐老師不僅有生物學背景,還有深厚的藥物研發經驗,他結合藥物研發過程中對生命科學各類信息及數據的需求,深入分析了如何在精準醫學領域實現信息學及數據庫的有效開發與構建。
來自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的黃海亮研究員帶來了“后GWAS時代:人類復雜疾病相關基因位點的精確定位”的精彩報告,黃老師的研究領域是通過生物信息學技術與手段研究人類復雜遺傳病,包括精神類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 |
![]() |
徐峻教授做精彩發言 |
黃海亮研究員做精彩發言 |
基因組學、表觀基因組學及功能基因組學是備受關注的幾大板塊,多位報告嘉賓從多個角度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及對精準醫學領域應用前景的真知灼見。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澤廣教授與大家分享了“肝癌功能基因組學與個體化治療”的最新研究進展,詳細闡述了肝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遺傳變異以及相關的分子機制,更是從生物通路及相互作用網絡的系統層面探討了基于分子機制基礎上的腫瘤診斷和靶向治療方法。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秦勝營教授長期從事藥物基因組學與個體化醫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帶來了“藥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及趨勢”的綜述報告,詳細介紹了藥物基因組學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歷史,以及最新進展。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吳強教授帶來的是“DNA片段編輯”的熱點報告,并慷慨分享了其團隊未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而來自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的王磊教授則介紹了輔助生殖中的精準醫學研究--“TUBB8與人類卵子成熟障礙” 他發現了首個基因突變導致人類卵子成熟障礙并揭示了其致病的分子機制,研究發表于國際頂級雜志NEJM上(NEJM,2016),NEJM雜志同期配發了專題評論,認為這是認識卵子成熟障礙機理邁出的第一步。來自中科院神經醫學研究所仇子龍課題組的李霄博士則重點介紹了應用靈長類動物模型對自閉癥分子機制的開創性研究。
![]() |
![]() |
韓澤廣教授做精彩發言 |
秦勝營教授做精彩發言 |
![]() |
![]() |
吳強教授做精彩發言 |
王磊教授做精彩發言 |
李霄博士做精彩發言
表觀基因組學板塊的報告也同樣精彩紛呈。來自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的于文強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腫瘤特征性DNA甲基化的檢測及應用”,作為曾有過十幾年臨床經驗的專家,現投身基礎科研領域的于老師以更全面的視角總結出了腫瘤特征性DNA甲基化程度與如何判斷腫瘤發生的對應關系。隨后,來自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江賜忠教授深入分享了“細胞命運轉化中的染色質重塑及其表觀遺傳調控作用”,江老師有深厚的信息學功底和研究經驗,他報告中展示的數據分析算法和創新思路也受到與會專家們的熱烈關注。
![]() |
![]() |
于文強教授做精彩發言 |
江賜忠教授做精彩發言 |
隨著高精度質譜技術及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年來蛋白質組學及代謝組學在精準醫學領域中的應用瓶頸也被不斷突破,而蛋白質與代謝物作為生命體功能的執行者和生命狀態最直接的體現者,是精準醫學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來自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金紅主任,結合其腫瘤標志物候選蛋白質的研究,分享了“生物質譜技術在精準醫學中的應用”,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院賈偉教授課題組的技術負責人蘇明明老師為大家全面介紹了代謝組學新技術在精準醫學中的應用。
![]() |
![]() |
金紅主任做精彩發言 |
蘇明明博士做精彩發言 |
![]() |
![]() |
傅啟華主任做精彩發言 |
裘鋒研究員做精彩發言 |
同時,來自國際知名企業的技術代表,包括Illumina公司的任巖博士、Pacific Biosciences公司的錢祖衛博士、賽默飛世爾科技的李靜經理,為我們介紹了基因組學及蛋白質組學最新的技術進展及儀器產品,共同助力精準醫學產業的發展。
![]() |
![]() |
錢祖衛博士做精彩介紹 |
任巖博士做精彩介紹 |
李靜經理做精彩介紹
報告嘉賓慷慨精彩的分享,常常引來臺下與會者的強烈共鳴和熱烈討論。
提問環節
在圓桌論壇環節,大家就行業內的熱門話題,從技術細節、科研難點、行業框架,到前景展望,進行了充分深入地交流,無論臺上嘉賓抑或臺下與會者,都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觀點、經驗,以及作為從業人員的心得體會,觀點與觀點的交融與碰撞,讓會議主題得到拓展與升華!
致謝
本次研討會在熱烈的討論與交流中順利落下帷幕!非常感謝每一位報告嘉賓的精心準備與慷慨分享,感謝每一位與會朋友的凝聽和參與,也感謝所有贊助企業及媒體朋友們的支持!讓我們期待下一次相聚!
關于我們
克里克學院是一家致力于組織生命科學及醫學領域科研及應用培訓的專業機構,致力于讓該領域每一位愿意不斷學習和自我提升的科研/臨床工作者都能從中找到一系列契合自己需要的專業課程!也讓每一位愿意分享和傳播自己經驗和學識的同行有一個可以充分發揮和展現的講臺!
我們的宗旨:打破高校壁壘,遍請天下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