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金埃爾默攜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共建轉化醫學實驗室
瀏覽次數:10965 發布日期:2019-5-6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訊)全球技術領導企業珀金埃爾默今日宣布,其與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合作組建的轉化醫學共建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該實驗室是在原有“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珀金埃爾默小動物活體影像示范實驗室” 基礎上的擴建和升級,技術平臺將拓展至涵蓋分子-細胞-動物水平的轉化醫學解決方案。合作雙方的高層領導以及業內專家、學者和用戶代表近百人出席并見證了這一時刻。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與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共建實驗室簽約儀式在復旦大學復星樓舉行。(從左至右)珀金埃爾默生命科學部高級技術經理馮起、珀金埃爾默亞太區市場總監劉肖、珀金埃爾默中國生命科學部總經理劉疆、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張威、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主任謝幼華教授、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吳健教授,出席簽約儀式
新實驗室坐落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配備了國際頂尖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工具。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與珀金埃爾默將共同提供技術和管理人才對實驗室進行開發和管理,并在平臺服務、技術服務、課題合作及開發應用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旨在將其打造成國內頂級的轉化醫學服務平臺。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珀金埃爾默共建轉化醫學實驗室
實驗室升級,從小動物活體影像擴展到轉化醫學平臺
復旦大學與珀金埃爾默在共建實驗室方面的合作始于2014年,雙方攜手成立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珀金埃爾默小動物活體影像示范實驗室”,在過去的五年中,實驗室成功帶動了中國小動物活體影像技術在科研領域的創新應用和推廣。2018年,為了推進學校、學院“雙一流“建設,并為廣大科研客戶提供更專業、全面的服務,雙方一致決定在現有基礎上,擴大合作規模和范圍,共同建設“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轉化醫學中心。
新實驗室除了現有的珀金埃爾默小動物光學成像儀和CT系統之外,增設了四套來自珀金埃爾默的尖端生命科學儀器,包括高內涵成像與分析系統 Operatta CLS、多功能Victor NIVO酶標儀、多標組織Mantra成像系統、多模式EnVision讀板儀。另外,為了配合儀器的升級,實驗室還進行了人員的調整,有兩名2名專職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新實驗室將能為小動物活體影像、多光譜定量病理分析、細胞影像與分析以及多功能生化樣品測試,提供從分子、細胞、組織到動物的整體解決方案。
實驗室成立至今,已經累計為70多所大學、研究所、醫院和醫藥企業的530家實驗室提供了服務,在地域上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服務華東、輻射全國的網絡。此次實驗室升級將能進一步滲透產業,滿足更多藥物研發需求。
合作共贏,攜手推進轉化醫學發展
“我們很高興能夠與復旦大學在生物醫學領域開展更深入的合作。相信珀金埃爾默全球領先的生物影像技術和復旦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大學在臨床經驗方面的有機結合,將能夠為中國生物醫學的研究和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幫助科學家們加速從傳統研究領域到臨床的轉化,從而更快、更好地找到疾病治療方案。” 珀金埃爾默中國生命科學部總經理劉疆表示。
轉化醫學領域廣泛,但無論是把實驗成果應用于臨床,還是在實驗室解決臨床診斷上遇到的難題,目的都是服務于病人。目前珀金埃爾默有很多先進的設備和整體解決方案,共建實驗室的建立將能幫助用戶跨越使用上的障礙,最大限度的發揮儀器功能,更有效率的獲得研究成果,這也符合了科研技術有效發展的初衷。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張威副院長表示:“非常高興與珀金埃爾默公司開啟新的合作里程,我們雙方將以此為契機,在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等領域積極探索、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攜手為轉化醫學領域的技術推廣和應用開發做出更大的貢獻。”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吳健教授表示,復旦大學作為研究型大學,需要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方面具有國際競爭力,這些主要取決于原創性的科研成果,而這不僅需要頂尖的人才,也需要先進的技術
平臺。此次共建實驗室在原有基礎上,大大擴充了研究領域,可以覆蓋臨床前的幾乎所有研究方向,包括腫瘤、干細胞、傳染病、免疫等。這樣大跨度的平臺既能推動國內轉化醫學研究的發展,也將助力學校一流大學的建設。
自進入中國以來,珀金埃爾默已與國內多個科研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合作,除了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外,還與中科院過程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有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驗室,并與國家新藥篩選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等多家國家級單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珀金埃爾默將通過聯合實驗室這樣一個成體系的平臺,不斷聽取客戶反饋,實現雙向交流,以推進產品的研發和解決方案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