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ET 野外植物生理生態系統在中國旱區節水農業研究院調試完成
EMS-ET野外植物生理生態系統是農業部學科群中采購的科研設備,植物生理生態監測系統由數據采集器、植物莖流傳感器、植物生長傳感器、植物葉綠素熒光監測單元、植物根系監測單元、TRIME-PICO智能土壤水分傳感器、氣象因子傳感器、無線傳輸模塊及數據下載瀏覽分析軟件等組成,可長期置于野外自動監測植物生長狀態、植物脅迫生理生態、植物水分利用等及與土壤水分和氣象因子的相互關系等,適于農作物、園林園藝及林木的生理生態監測研究。
7月11日首先給中國旱區節水農業研究院安裝了該套儀器,中國旱區節水農業研究院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的跨學 院、跨學科,相對獨立的學術研究機構和多學科共享的研究平臺,同時也為院校的水土保持研究所安裝調試了同樣的儀器。
下圖是儀器測得的各項參數數據圖表,為了各個數據的分析對比可以把數據模塊化分類處理分析,分別為1、植物生理基礎參數曲線圖 2、生長氣候 3、土壤及降雨監測 4、系統健康狀態。
1、植物生理基礎參數曲線圖
該數據圖表是玉蘭樹和蘋果樹所測徑流參數和土壤水分的變化曲線圖
葉溫、植物冠層和土塘水分曲線圖
PAR光合有效輻射傳感器和土壤水分傳感器的變化曲線對比圖
2、生長氣候
PAR、風速、空氣溫濕度
3、土壤及降雨監測
土壤水分、溫度、電導率和降雨量
4、系統健康狀態
上圖是凈輻射和光和有效輻射以及供電電壓曲線圖,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套系統的“健康”狀況,
如果電壓低于12V那么有的傳感器可能所測數據會有偏差,同時對照凈輻射傳感器,可以看出是否是由天氣因數導致的供電不足,以此判斷并作出相應的供電處理,保障數據的正常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