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7日,太赫茲技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王化斌前來重慶威斯騰生物,洽談合作事宜,取得圓滿成功。
太赫茲技術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12月,中心主要目標是以太赫茲技術領域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為基礎,建立包括太赫茲源在內的太赫茲檢測系統,致力于太赫茲技術在無損探傷、光電通訊、半導體、生物醫學成像、基因診斷等領域的重大基礎與應用研究。
太赫茲技術將是21世紀重大的新興科學技術領域之一。太赫茲技術被美國評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被日本列為“國家支柱十大重點戰略目標”之首。太赫茲泛指頻率在0.1~10太赫茲波段內的電磁波,處于宏觀經典理論向微觀量子理論、電子學向光子學的過渡區域。頻率上它要高于微波,低于紅外線;能量大小則在電子和光子之間。由于此交叉過渡區,既不完全適合用光學理論來處理,也不完全適合用微波的理論來研究。
威斯騰生物技術服務中心成立以來,通過多年努力,成功搭建細胞生物學和動物模型實驗平臺,建有自主實驗室,能夠獨立承接并開展生物醫學類相關實驗。中心多年來一直堅持通過院企合作項目,最大程度整合各類資源,推動我國生物醫學及各類新興技術的發展。王化斌作為太赫茲技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攜重慶大學唐孝生博士和韋瑋博士,前來威斯騰生物,針對合作項目事宜進行洽談。我中心負責人周勇熱情接待了他們,并邀請王化斌研究員一行人前往中心實驗室參觀考察。
在此次合作中,我中心通過細胞新藥篩選和腫瘤動物模型平臺,全力為太赫茲技術研究中心申報的國家項目提供生物醫學技術及設備支持。我中心相信,此次合作定能取得圓滿成功,極大促進太赫茲技術在生物醫藥行業的應用與推廣。
(威斯騰新聞部編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