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國際DNA和基因組活動周會后報道
瀏覽次數:4711 發布日期:2005-5-26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2005年4月28日,被譽為“改寫中國基因產業國際化”的2005國際DNA和基因組活動周歷時4天,在大連富麗華大酒店落下帷幕。參加會議的科技界、醫藥界、教育界、企業界紛紛盛贊,本次會議收獲頗豐,影響深遠。
一、參加會議的專家層次高、學術氛圍濃厚、參會人員數量多。
會議期間,5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位生命科學領域的國際頂級專家學者作了精彩演講。此次活動來自國內近30個地區的近1800位科技界、教育界、工商企業界和國家重點大學的青年研究生、博士生聆聽了33場專題報告。囊括了生命科學領域的世界最前沿科學水平的全新科研成果。據悉,2000年-2005年,大連百奧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梅曉丹博士聯合境外協會先后邀請了14位諾貝爾獎得主,數10位外籍科學院著名院士和近百位華人科學家或學者來華交流與合作,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專業人員的廣泛重視。
二、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碩果累累。
活動周期間,青年學術交流展、生物技術領域企業展覽活動也開展的有聲有色。美國應用生物系統中國公司、美國基因儀器公司、頗爾過濾器(北京)有限公司、瑞士華嘉(香港)有限公司等數十家中外科研機構、科技企業、近百位科技人員在參觀了最新基因科研、基因研發及基因產業化成果展示的同時進行了直接洽談交流。此外,還舉行了DNA科普活動、項目合作談判、項目對接等活動,促成了大連百奧泰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上市公司Diversa 聯合開發用于提高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的綠色環保工業酶PyrolaseTM 及市場拓展的合作;大連百奧泰科技有限公司與天津扶素生物科技公司、北京微生物研究所關于聯合開發單鏈胰島素的合作;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夫拉姆·赫什科博士接受了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兩所高校的榮譽教授的聘書;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約翰`戴森霍爾博士偕同夫人走進大連八中并欣然題字等十余個項目合作方案,可謂碩果累累。
值得一提的是,大連百奧泰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Diversa公司的合作是我國第一個采油工業酶產品的產業化項目。該酶有利于保護環境,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優化能源結構,緩解中國在能源方面過度依賴化石燃料,在資源的可持續供應上的巨大壓力。對推動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的科技創新,促進我國石油和天然氣與國際接軌等方面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此次合作將均衡雙方的實力:Diversa公司的先進技術同大連百奧泰科技有限公司對東北乃至中國市場的了解和諸多高水平的生物技術專家的結合,必將提升大連乃至東北地區的生物技術企業的檔次。
三、組織形式新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次活動得到了市領導的大力支持,各委辦局對會議予以了高力度協助,才使會議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我們希望,World DNA and Genome Day能像大連國際服裝節、大連國際啤酒節一樣,成為大連盛大的國際性的生命高科技的品牌節日,為我國生命科學基礎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四、此次活動得到了海內外眾多媒體的支持。
人民日報、《自然》雜志、《遺傳》編輯部、《遺傳學報》編輯部、《醫學分子生物學雜志》、《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生物技術世界》、《中國生物工程雜志》、中國生物器材網、人民網、中國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等海內外眾多媒體,大連電視臺、大連日報、大連晚報等大連市各大媒體對本次活動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鼎立支持。互聯網上幾百篇高度稱贊本次活動的報道也正廣泛、迅速的傳播開來。人民日報、香港鳳凰衛視等媒體紛紛要求進行訪談。
五、會議圓滿結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此次科技盛會,不管是在參會專家的層次上,交流成果的水平上,還是在參加活動人員的數量上,活動安排的內容上,在中國乃至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很罕見。參加會議的嘉賓對此次活動的評價都非常高,他們紛紛表示:此次會議不亞于國際上任何大型專業學術會議,他們對組委會各個方面的組織安排非常滿意。會后,海內外許多參會人員紛紛致電梅曉丹博士以示感謝。感謝美國國際高科合作協會和活動周組委會搭建了這樣一個強大的國際先進生物技術交流平臺。
六、諾貝爾學術交流活動走中國。
活動周在大連結束后,大連百奧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梅曉丹博士和諾貝爾獎得主有又不辭辛苦地對上海、西安、北京進行了學術交流和訪問。國家外專局領導、發改委領導均認為這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應該繼續走下去。
4月30日下午,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Howard Huges醫學中心教授約翰·戴森何弗博士和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工學院教授阿夫拉姆·赫什科博士與40多位來自中科院微生物所,遺傳發育所等單位的青年學者交流了從事基礎研究的經驗方法,并分別被聘為北京微生物所榮譽教授。現場氣氛熱烈而輕松,兩位科學家還熱情地為青年學子題詞祝福。
5月6日,應西安交通大學的邀請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Avram Hershko(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在科學館給700多名交大學生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報告會寓前沿知識,學術研究,學習方法和成功道路于一體,睿智時現,精彩分呈。或許由于語言及學科的限制,并不是在場的每個人都能全部或深刻地聽懂教授的學說,但大家寫在臉上的表情已昭示每個人都從中受益很多:對于前沿知識的攝取,對于科學的虔誠,對于生命的敬畏與神往。
大連百奧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00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