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會說——目標,是的,目標明確了才能更好的做事情。
但說實在的,對于很多人來說,我們從小到大都習慣了按部就班,要想自己明確目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所以,如果沒有目標的時候,倒也不必過度迷茫,可以現沉下心做好手頭上的工作。
這里,先不說如何確定目標,先說如何沉下心做好手頭上的工作。
首先就是學習,對了,你說剛從學生成為了職場新人,怎么第一點就是學習。因為職場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既是建立在學校的基礎上,同時又和學校的大不相同。你需要學習職場的為人處世,需要學習勝任崗位的技能、能力,需要學習如何與領導、同事相處,需要學習如何平衡工作、生活等等。一句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至于學習的方法,除了被動的接受組織的培訓,更重要的是自己主動學習。
然后就是多觀察。你雖然是新人,但身邊一定有老人,有領導,你要善于聆聽別人說的話,還要善于觀察別人是如何做事的,善于觀察你所在的組織文化、氛圍,善于觀察也能夠更好的幫助你確定學習的方向,善于觀察還能讓你更好的被他人所接收。
第三就是思考、復盤,及時對自己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項目或者每一階段的工作做總結思考,先盡可能自己想,然后基于思考、復盤的結果和第一點學習結合,向他人請教,和第二點結合,比照他人是如何做的。
第四是輸出、表現。作為職場新人不要害怕犯錯,尤其是一些小錯,越早犯越好,這和人生是一樣的。關鍵是不二錯,以及能夠讓同事、領導、組織看到你的成長。如何看到,自然是你成長后的輸出,你在工作中的表現。至于方式,每個組織的不同,這就基于前期你對組織文化的觀察,以選擇合適的方式。
最后,其實也沒有最后,如果覺得還困惑,就把上面的步驟重新來一遍,或者反復來。
好了,到了這里,我們再說說如何確定目標的事。
“真正的目標是一種終極關切,是關于'為什么’問題的最終答案。”
目標是把“我”和世界連接起來的真問題,它能幫我們校準人生的每一步動作,還能賦予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
作為職場新人,我們很容易“被安排”,前面說要沉下心做好手頭上的事,但還是很容易自覺不自覺就陷入按部就班的計劃中,甚至將這種計劃理解為理所當然;越是大的組織,平臺模式的作用力就越大。而面對一些被動的結果,我們不能有效分析,有時也會將組織的成果認為是自己理所當然的努力所得,一旦組織慣性失效,自己就容易變得茫然,由此產生自我懷疑、否定,甚至一蹶不振。
如何定義明確目標?
不同人有不同的方法,也有不同的維度。著名的管理專家及暢銷書作家吉姆·柯林斯認為:如果某件事你做起來特別有熱情,而做這件事你又很有天賦,并且你所做的事能給他人帶來價值,那么,這件事就應該成為你專注的人生目標。
如果將目標進一步定義,對于職場新人而言,首要的目標是基于本職工作,持續學習,做到勝任本職工作,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自己可能還一知半解大而不當的宏觀戰略方面。其實,企業管理是個復雜的系統,作為一名新員工,對企業沒有深刻的理解,很難提出合乎實際的建議。而這也恰恰提醒自己,當你覺得自己有天賦使命時,不凡先回頭反思,自己的能力是否具備,他人又如何看待這個事情。
一個人最終價值的實現是在一個個具體明確目標的實現中體現出來的。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職場第一步,這其實也是“扣好職場的第一粒扣子”。
人生價值的實現過程猶如攀登高峰,如何能最終到達?
答案只有一個:一步步往上爬。
“人活著要有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間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
這就像亞馬遜的飛輪效應一般,職場的過程也是在持續地推動一個巨大的、沉重的飛輪,當你朝著既定的目標,你做的事情越多,飛輪的動能越大。
有效的目標不是一個主觀的“我想”的結果,也非單純的結合“我能”的因素,還需要和客觀的時間維度、他人作用等結合。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經常定目標,但定下來后就束之高閣。周期的目標,容易推遲到下一個周期;項目目標,等項目結束時才關注;年度目標,也許只體現在了年終總結中;遇到問題,則容易輕言放棄,或者一山望著一山高。有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就,就是不能專注目標,不能為自己的目標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實現。
“最終,所有的年輕人都會做出自己的選擇:沒有人可以在此替代他們。但我們極有可能做的,是讓他們做出能給他們的一生帶來幸福感的好選擇。我們能夠帶給他們點燃他們想象力的可能,鼓勵他們通往最高理想的引導,幫助他們實現遠大志向的支持,以及創造激發他們而非讓他們意志消沉的文化氛圍。在這樣的關懷下,沒有年輕人不會感到振奮,通往目標之路是為每個人敞開的,通過幫助所有的年輕人找到目標,我們整個社會也將擁有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