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人才聚集度高、針對性強,招聘成本低,早在10年前,校園招聘就成為企業重要的招聘渠道之一,企業紛紛投身“畢業生爭奪戰”。隨著校招模式的演變,宣講會幾乎成了校園招聘的代名詞。然而,如今的校園宣講會上卻再也難覓水泄不通的現場,企業HR在舉辦校園宣講會之前,必須做足宣傳,還擔心現場效果。學生對校園招聘關注度的下降,也使企業猶豫,是不是校園招聘已經過時?校園招聘又將迎來怎樣的沖擊?這個問題令企業人力部門疑惑。
筆者了解到,最早期的校招,HR僅參加校園招聘會,憑一張桌子收簡歷,就能為企業輕輕松松地招到合適的人才。然而,隨著目標人群簡歷收取越來越困難,校招逐漸演化出了宣講會的招聘形式并發展至今。同時,企業輔以網絡招聘平臺,通過網上收取簡歷、篩選、面試、筆試、測評中心等招聘流程,最終挑選到適合企業的畢業生。但到了今天,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四通八達的信息充斥在校園周圍,對于學生來說,想了解一個企業,可以通過企業網站、貼吧、論壇、微博等多種途徑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完全沒必要去聽幾個小時的企業講座,因此,他們也就失去了參加宣講會的興趣。
縱觀如今的校園招聘,與其說是一種招聘形式,倒不如將其看作是“企業雇主品牌”的較量。資深人力招聘專家、全職招聘網(quanzhi.com)總經理張杰賢結合十多年的校招經驗,對校園招聘進行了分析總結,揭示了校園招聘的新趨勢。
近年來備受追捧的外資企業,同樣面臨著來自于“國企”“央企”,甚至于公務員熱,留學潮的激烈競爭。待遇高,福利好,發展空間廣等條件歷來是“好工作”的衡量標準,無可厚非。但整個企業的雇主品牌、企業文化也是同學們考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校招,企業將其最美好的一面呈現給求職者,越來越多的企業除了走千軍萬馬的校園招聘獨木橋外,也舉辦各種類型的競賽、校園活動,實習生計劃,校園大使計劃等等,目標直指向畢業生甚至在校生群體,傳遞企業的文化和雇主品牌,使企業品牌深入人心,吸引更多求職者的關注。因此,在今天的校園招聘中,企業不能固步自封,為了校園宣講而宣講,需要多嘗試新的形式,充分展示自己的優勢和品牌吸引力,以便在校招中收到滿意的效果。
曾為眾多500強企業提供雇主品牌服務的集聘科技(PinCN.com)客戶總監、資深雇主品牌顧問徐行先生強調,校園招聘僅僅是為企業提供一個充分展示的舞臺,企業形象、品牌吸引力不是一次校園招聘就能塑造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長期維護。
校園仍然聚集了大量的求職者,始終是企業人才競爭的主要陣地。事實證明,校園招聘沒有過時,而是需要企業順應合理的校招模式,解決校園招聘中所遇到的核心問題,找到合適的人,并讓他選擇你成為他事業起航的第一站,嘗試立足于企業的雇主品牌,朝著一個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前行。